心理諮商有用嗎?去心理諮商聊什麼好?一次了解心理諮商常見問題
若是從未接觸過心理諮商的朋友,在第一次聽朋友、家人建議可以嘗試諮商,或是自己萌生想去心理諮商的念頭時,肯定有許多疑問浮現,像是:心理諮商有用嗎?心理諮商是什麼?去心理諮商聊什麼好?......等等,且心理諮商的價格不菲,也令人望之卻步。透過此篇文章的介紹,將協助有意或準備嘗試心理諮商的朋友,排除沒有必要的擔憂,勇敢跨出新的一步!
若是從未接觸過心理諮商的朋友,在第一次聽朋友、家人建議可以嘗試諮商,或是自己萌生想去心理諮商的念頭時,肯定有許多疑問浮現,像是:心理諮商有用嗎?心理諮商是什麼?去心理諮商聊什麼好?......等等,且心理諮商的價格不菲,也令人望之卻步。透過此篇文章的介紹,將協助有意或準備嘗試心理諮商的朋友,排除沒有必要的擔憂,勇敢跨出新的一步!
就我個人的經驗以及在諮商中的觀察,一個人的改變,往往會經歷一段從做(doing)到在(being)的歷程。
會的。依附型態指的是一個人在關係當中的樣貌,這包含對於自己的覺察以及對於「關係」這件個念的理解。依附型態源自於和主要照顧者的關係,你可以把它想成是一本與人互動的腳本,而雖然腳本是跟原生家庭的人一起寫的,隨著一個人成年,累積與其他人互動的經驗,這個腳本就會不斷的更新。不安全依附(焦慮型、逃避型、畏懼型的總稱)的人有可能透過與安全型依附的人交往,慢慢建立對於關係的信任。
心理學家 James Prochaska 和 Wayne Velicer 提出改變的五個階段,分別為思考前期(pre-contemplation)、思考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和維持期(maintenance)。
諮商了一段時間,原先混亂的心情在諮商中得到梳理,對自己以及帶進諮商的議題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改善。隨著這些進展,逐漸開始覺得,好像能講的都講完了,那些令自己傷心、沈痛的過去,也不想再提起,對於心理師曾提過的建議,目前也暫時沒辦法鼓起勇氣去嘗試。但對於生活的適應、對自己的認識、人際關係的相處總覺得還是少了一些什麼,離「滿意」還有段距離。
諮商過程需要雙方的投入,來談者可以感到心理師的用心和自己的投入,而轉變路上,偶爾的小插曲,像是生活的變動、心情突然的低落、焦慮、生氣與不安。都可能在面對「好起來」時感到挫折、不安、自我懷疑,也可能會想,心理師都這麼努力了,我怎麼還沒有「好起來」。 這樣的感受,可能來自以下兩個原因:
Image by Alexander from Pixabay
對於每位前來接受諮商的來談者而言,在還不確定眼前的心理師是一個能夠信任的人之前,要對其揭露自己最不堪、脆弱和痛苦的一面,每一次的嘗試都是冒險。尤其在諮商前期,前幾次的會談當中,來談者心中對諮商、對心理師會有各式各樣的疑問和想像。
photo credit by UniversalPictures
我們從與家庭的互動經驗中建構出理解世界的地圖。我們藉著和父母的互動、對待與回應,漸漸學會與人相處。我們被安撫,所以學會調適情緒。我們受到重視,所以學會自重。我們打從心裡相信,父母是安全的避風港,所以有勇氣去探索和冒險。我們在這些經驗裡,被愛、被照顧,所以喜愛自己,也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且沒有人不需要這些經驗,這是生命的必須,是天生內建的需要。所以當家庭無法滿足這些需要時,便只能向外尋找,於是獨自踏上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