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的愛與鹽巴

2024-08-24

文/ 蘇琪琪 諮商心理師


最近想起小時候讀過的童話<燈芯草帽>:有一個富翁,希望知道三個女兒愛不愛自己,因此一一詢問她們愛不愛爸爸,最注重身價的大女兒說:「爸爸,我愛你就像愛世界上最名貴、獨一無二的鑽石」,富翁聽了很高興,緊接著問二女兒,最重視養生的二女兒回答「爸爸,我愛你就像是愛我自己的眼睛一般」富翁聽了十分感動,轉頭問最疼愛、也最聰明的小女兒,小女兒回答「親愛的爸爸,如果要找一種比喻來表達我對你的愛,那我想我對你的愛就像菜餚需要鹽巴一樣。」富翁聽完十分憤怒,認為自己在小女兒的心中一點都不重要,當下把女兒直接趕出家門。

當時年幼的我每次讀到這個情節都十分困惑,我不懂這個「最聰明的小女兒」怎麼會對富翁說出這麼「樸實無華」的回應,讓父親感到失望?世界上那麼多比喻愛的文字,為啥偏偏選擇「菜餚需要鹽巴」來比喻對父親的愛?按此邏輯,「火鍋需要沙茶醬」或「肉粽需要甜辣醬」也說得通?小小的我當時和富翁一樣,把這位小女兒直接趕出自己心中的家門,再也沒有讓她回來過。

和故事情節不同的是:故事結局是富翁在吃到沒有鹽巴的菜餚後,突然意識到鹽巴對菜餚而言有多重要,因此認回這個小女兒;年幼的我一直地認為故事是想表達「沒有鹽巴的菜不好吃,因此爸爸突然懂了這樣表示『鹽巴』對『菜餚』而言是很重要」;而我白白多活了二十幾年,用餐近三萬多次的人生,偶然回想起這個故事,即便馬齒徒增地長大成人,也僅僅只覺得這是一次失敗的「親子溝通」:爸爸不多問、女兒不多說的情節,就像我每天都會聽到的許許多多的人生故事一樣,沒什麼稀奇,也不以為意,現實生活中,我也不會閒著沒事去問別人究竟有多愛我。

然而,一個好的故事如同好酒一般有後勁;所需要的是時間的發酵與沈澱,還有對的開瓶時機。

鹽巴:平淡無奇卻又不可或缺的象徵

我的腦袋在經過許多感情故事的洗禮之後,終於在年近不惑而開竅:鹽巴雖然是最基本的調味料,卻是菜餚好吃與否的關鍵,一道美味佳餚的鹽巴,份量必定搭配著食材的種類和屬性,適量地、合宜地添加,增一分太鹹、少一分則太淡的;就如同關係一樣:太多的關愛會造成窒息感,太少的關愛卻又造成忽略與疏遠的感覺,如何拿捏到恰到好處、還要依循每個人的個性,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剛剛好」的愛怎麼那麼難?

許多人跟我說:愛要給的「剛剛好」真的好難。大多數的時候,我們給予他人自以為的愛,卻不是對方所期待的,而對方給予我們的愛,常常也依循他自己的價值觀,因而讓我們失望和挫折;我們都希望對方看見、理解我們的需求,也都希望對方能夠接受我們在關係中做自己——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愛。於是「我們不適合相處」、「我覺得不被你理解」、「我一直被你否定,我很挫折」、「一直吵架真的好累喔」等等的語句開始出現,因此,摩擦和衝突隨之誕生。

如同不同的食材就需要搭配不同份量的鹽巴一樣,不同的人需要的愛也都不一樣。鹹酥雞大多時候需要大量的鹽巴調味才好吃,但如果給蛤蠣湯同等大量的鹽,這碗湯應該會難以下嚥。關鍵在於我們理解也接納「不同的食材,適合的調味方式不同」,這件事情就會變得比較容易接受;同樣地,我們能不能接受「不同的人,適合的愛不一樣」呢?

要「愛」要先「理解自己」

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是先「理解自己」而不是先「理解對方」?我想我能給出的最好的答案是:因為這條路是最快的、也是最順利的。我們最快可以照顧到的對象一定是自己:當我照顧好自己時,我的狀態是穩定的,我也能夠用最好的狀態愛對方、回應對方的愛、也能夠更好的讓對方瞭解自己,因此可以連帶產生最好的關係品質。因此,在愛他人之前,我們先嘗試看看自我尊重、自我肯定的愛自己吧。


圖片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追尋幸福的巧克力之旅:心理師視角中的《Wonka》

什麼是焦慮型依戀?造成焦慮型依戀的原因與常見症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