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自我,過不必討好的人生
撰文者:許傑銘 諮商心理師
:「我總是為身邊的人付出很多,對於別人的請求,我很少說『不』。而且,我很不喜歡看到有人因為我而失望。」
:「聽起來,好累啊......」
你也是在他人口中的好好先生、小姐,有求必應且從來不說「不」?無論自己工作、學業多忙錄,行事曆上總有別人的事插隊,朋友的一通電話你時常無力招架,導致你必須犧牲自己的行程配合對方。或在親密關係,爭吵時你總是壓抑自己的需要,就算不開心也很少表達情緒,多半遷就與配合對方。或是試圖讓所有人都滿意,爭取讓每一個人都喜歡你?
你就像一塊黏土,允許自己任意地被捏成各種形狀,然而配合、遷就、隨和的背後,其實是映照著對關係的焦慮不安。透過這些方式,暫時地讓自己感受到是有價值、被需要的,也暫時地迴避了隨時可能被否定或拋下的不安全感裡。不顧一切地捨棄、犧牲,直到某天,你終於疲於應付,被自己攔在身上的請求壓得喘不過氣,再也擠不出時間說好。你也發現無論做得再多,仍不見有人因為你的好,為你珍惜和停留,更多時候是被視為理所當然。你也會發現,對關係的不安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因為單方面的付出,更加強了心裡的不平衡,倒頭來只是反覆地自我掏空與消耗。
好好先生/小姐的童年:如果愛有條件
討好的習慣,多半從早年家庭經驗就已逐漸形成。幼年時期能明白的不多,在意的也不多,父母幾乎是全世界。我們時刻關注著父母的回應,他們臉上的笑、開心、贊同,就等同於孩子愛與安全感的來源,所以孩子會極力爭取。
若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當自己的表現符合父母期待,或意見一致時,才會得到讚賞以及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當表現和意見與父母期待不一致時,愛就被回收,甚至遭來嚴厲的批評和否定。孩子心中形成一種「有條件的愛」的想像,深信只有當表現好,或符合父母的期待時,自己才是值得被愛的。所以不得不長出順從、討好的方式,隱藏自己真正的情緒、需求,轉而去迎合父母的期望,如此才有機會換取父母的認可,得到愛與安全感,努力成為一個「懂事、乖巧的好孩子」,再逐漸長成大家眼裡的「好好先生/小姐」。
然而,當時的你還小,需要父母完全的關注,所以不得不去爭取。可如今你已不是當時那個充滿擔心、不安的孩子,不再需要把自己的認同和價值,建立在為別人付出多少。不再需要總是犧牲、配合來得到認同,或是疲於奔命來交換愛,不再需要一直一直地討好,來取悅他人。相反地,我們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無需條件也無需全然配合,仍然值得被愛。
願不願意也嘗試給自己一個機會,用最真實的樣貌活著,願不願意也如對待他人一般,對自己溫柔、善良、寬容?願不願意投自己所好,付出同等的好愛惜自己?也許會意外發現,我們能帶給自己的力量與支撐,比想像中的來得有份量,也許會意外發現,真實就是你最好的樣子,最終有機會從這些期待和條件中釋放自己。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Braiker, H. B., & Reading, K. (2001). The disease to please: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 . New York: McGraw-Hill.
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