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聚會完,卻覺得更孤單空虛?你是「外向孤獨症」嗎?

2021-09-01

撰文者:許傑銘 諮商心理師

是否曾經站在路邊,望著熙熙攘攘的車潮人群,感到無聊寂寞。又或者在一些聚會、派對裡,這種本該狂歡、與人交流與連結的場合裡,卻與人群格格不入,腦中甚至會冒出「我是誰?」、「我在哪?」對白的疏離感,或即使很享受狂歡當下帶來的快樂,一覺宿醉醒來卻感到難以言喻的空洞,於是翻遍了好友名單,卻找不到有任何一個能傾訴這些感受,和真正懂自己的人。

明明身處在人群裡,卻反而覺得更孤獨、空虛?

不禁想起泰戈爾(Tagore)的詩:「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似乎在傳達著,孤獨反映的是內在的心理狀態,與社群軟體上的好友數目或週末聚會的局數、歡樂程度無直接相關。

害怕孤獨的人,花了好多力氣參加聚會,認識一群新朋友或是進入一段關係,好似一刻都閒不下來,擔心只要安靜下來,又必須獨自面對夜裡一個人的空虛寂寞。有時心中莫名會有念頭冒出,想到如果少了身旁與人的這些連結,自己在世界上又會是孤身一人,甚至難以定義出自己是誰,為了什麼而活,內心頓時被焦慮和害怕佔滿。

看更多如何正確的期待一段關係?你的期待真的是正確的嗎?

歐文·亞隆(Irvin Yalom)在存在主義治療一書中曾提過,個體為了迴避孤獨帶來的不舒服,會無意識地採取各種行動來獲取安全感,這些方式也多圍繞在人際互動上,像是:

一、活在他人眼裡,迎合他人標準

許多有「外向孤獨症」的人,經常會覺得自己很孤單,沒人注意、在意自己,因為真的很希望被瞭解、被看見,甚至會將這些內在的需求當作一份關係的前提,於是做出了一系列行為,只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佔據他人的注意力,從中得到連結與安全感。常見的是刻意穿著特立獨行來引起他人的關注;或讓自己處在一個很不好的狀態,表現得很難受,只為了尋求他人的關心和照顧。

在這些狀態的人,可能很努力在父母眼裡扮演一個乖孩子,努力在親密關係中扮演一個完美的伴侶,某種程度上,內心是很想要被看見的,害怕自己隻身一人的孤獨,所以努力迎合,活在別人的標準裡。

二、捨棄自我,融合進入一段關係

融合,可以簡單理解成,個體視自己與他人是一體的,也可以是某個團體、理想、一件事情等等,為了逃避孤獨帶來的不舒服,於是捨棄了自我,進入一段融合的關係。例如融入某個團體,穿一樣的衣服、用相同語言說話、相似的方式生活,透過認同一個團體,視自己為團體的一部分,就能得到歸屬感、擺脫孤獨。

其實在一段依賴的親密關係當中,也存在類似的現象。為了得到安全感,個體隱藏自己的需求,轉而把別人的期望和需求,當作自己的需求。害怕分離帶來的孤獨感,所以做出很多確認關係的行為,不斷地需要對方保證愛自己,因為當意識到自己是別人的一部分,就不覺得孤獨了。

三、 「性」

性行為能提供一種短暫的安慰,透過情慾上的交流、身體的觸碰與撫摸,會有一種被疼愛與愛撫的錯覺,似乎是一種孤獨排解的出口,更是一種快速和他人產生連結的方式,於是在交友軟體上積極尋找不同床伴一夜情,享受性帶來的滿足。日復一日,內心反而陷入更深的空虛,孤獨的感受也無法好好被回應。

孤獨是生命的本質,是存在的一部分,似乎很難有一個「解決方法」,能夠讓我們永遠不孤獨。但不必因此消極,除了逃避、視之為苦痛,我們也還有很多不同地選擇,仔細想想,我們其實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練習獨立,面對孤獨。

所以可以練習接納,練習以一種不同的方式與孤獨感共處。總有一天,可以不再需要努力扮演自己不喜歡的樣子,也不需要在一段關係委屈自己完美,不需要為了填補空虛融入在團體裡、假裝在派對裡看起來快樂,就算獨自一人吃晚餐、逛超市、看電影,能做自己想所做的,享受一人的美好,內心也同樣的充實與快樂。


延伸閱讀
心理師告訴你: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懂得如何愛自己
如何真正的接納自己,並原諒自己?

參考資料:

Yalom, I.(2003)。《存在心理治療(下)》(易之新譯:五版)。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