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母親,也要是自己

2022-07-14
給自己一點時間,帶著好奇而非批判,靜下心來覺察感受。你會發現內心的女孩常常在吶喊著我也想要,掙扎著就是不想,悲傷著過去好痛。

撰文者:詹益欣諮商心理師

photo credit by :一起練習 PRACTICE TOGETHER: 


那些與母親有關的書名,我都真實地聽人說過,像是後悔當媽媽啊,媽媽的公主病等等。而其中讓我特別有感的,是那好美的繪本:有時母親 ,有時自己

在會談室中,不時會出現一些為人母者,帶著不能抬頭的沈重罪惡與我談論他的挫敗與強烈想要逃離母職的渴望,盼能奪回自己的人生。

「因為你也想是你自己啊,因為你內心也有一個小女孩,需要你的溫柔關注與細心呵護。」我會這麼說。

成為一名母親,代表必須要滿足另一個生命對愛的索求,迫使我們內心的孩子常常必須讓步體諒,常常讓她受委屈。無論年歲,我們都需要被滿滿地愛著,都會在關係中受傷,都想被身邊的人理解與包容。

因此衝突是必然的,只要你還保有你自己。千萬別只著眼於自己為何不是教養書上那樣理智冷靜總有辦法優雅應付一切的美好母親。

給自己一點時間,帶著好奇而非批判,靜下心來覺察感受。你會發現內心的女孩常常在吶喊著我也想要,掙扎著就是不想,悲傷著過去好痛。過去經驗影響了我們的一言一行,需要我們有意識地探問觀察,哪怕只是從「你還好嗎?你現在的感覺是什麼?我對孩子的反應跟我自己的生命經驗有什麼關聯呢?我放置了哪些期待在我的孩子身上?」這樣的輕問開始,讓自己有機會被發現、被聽見,還有被重視。

轉身看看自己內在的孩子吧,她也好想好想要被愛。她不想討好任何,也不想委屈自己。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為照顧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也才不會一不小把這重擔置於親愛的孩子身上,要孩子為我們的情緒負責。

我們能做的,是用耐心與關愛,學習聆聽她的需求,尊重她的感受,照顧她的傷口,讓她跟你的其他孩子一起長大,相互茁壯。

最不需要的,是期待她不吵不鬧無欲無求,只為了成為完美的母親而存在。

她的情緒起伏是你用心活過的積累,是你生命動力的來源。

《有時母親 ,有時自己》中的第一句是孩子說「我的母親,有顆擺盪於日與夜的心。」,最後一句是母親說「朝向你的道路,我永遠都不會忘。」這兩句話如實地描繪出在母親角色中我們依然是自己,有自己生命的課題要整合面對。

這次的照片是前些日子送給高中好友的生日花束,與花藝師溝通時的關鍵字是「是純真的少女也是可靠的母親」,如此美好的並存。

有時母親,有時自己。

母親這兩字可以代換為生命中的一切角色。

無論你正照顧著誰,永遠別忘了你自己也好需要你。

是母親,也要是自己。

一起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