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指南:我有話想跟心理師說,可是不知道該不該說?
Image by Alexander from Pixabay
撰文者:吳天慈 諮商心理師
一段諮商旅程裡,建構在諮商關係的談話,肯定帶著大大小小對眼前心理師的感受,不管對於打扮、表情(疫情後僅剩口罩、眉毛與眼睛?),或說神情好了,肢體動作,坐姿,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感受與心情。
隨著一次次的談話,心理師持續理解來談者,來談者也透過這些對話了解自己,也在逐步揭露自己的過往經驗的同時,慢慢累積出對心理師的想法與感受。尤其是像是:
「心理師會怎麼看我?」
其實,套在一般人際互動,可能也是類似的場景。
關於那些沒說出口的事
在華人集體主義、講求圓融的文化背景,打開天窗說亮話常是件困難的事,我們總習慣有所保留,尤其帶著不適、生氣、不滿、質疑與失望等相對負向的感受,似乎說破了,鏡子就跟著碎了、也圓不回去了。而這樣的觀念,也形塑於過去自己所處環境下的所見所聞,因此,這些恐懼與擔心,相信是深刻且堅信的。
所以,往往有些話,也許在諮商過程累積些與心理師互動所帶出的感受,想說,卻仍舊說不出口。
你曾有類似的想法嗎?
「我這樣說,會不會自己就成了難相處的人?會不會被心理師討厭?」
「我這樣說,是不是我就成了一個很糟的人?」
「我這樣說,不知道心理師會怎麼看我。」
或者是:
「我不這樣說,心理師是不是就會結束跟我的諮商關係?」
「我不這樣保留自己,心理師應該會很難承受吧?」
這樣的小心提防,累積一次、兩次、三次......,也許內心可以感受到心理師的支持與幫助,卻也伴隨著一種好累的感覺,不免冒出想逃離這段累人關係的念頭。
當人際互動披上「心理諮商」的面紗
心理治療的臨床實務中,沒有說的,往往比說出口的更為重要。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在與心理師的互動過程所衍伸的想法、情緒、感受,也可能常發生在平常生活中?對他人的擔心、對自己表現的在意和在關係中的種種努力,都可能來自平時習慣的人際相處方式。
在諮商裡,有些話想跟心理師說,是基於一定程度的在乎與信任。
但是,這些說不出口的「實情」,往往來自過往與人看似失敗、挫折的相處經驗,以致成為一種害怕與恐懼,進而衍生因為在意彼此關係、對眼前的心理師有所擔心,退而求其次的結果。
以往生活的慣性,成了在諮商關係中的「說不出口」,以及許多累人的感受。
有意義的生活,需要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有意義的人際關係,未必沒有爭執、沒有張力,反倒透過一次次的核對、澄清與討論,可以感受到對方的理解,能安全地表達自己,也幫助對方有機會理解與承接自己,適時給予彼此依靠,建立信任的關係。
回到諮商室裡,在這個相對安全的空間,與相對安全的心理師面前的種種嘗試,能幫助心理師有更多機會理解自己的不同面貌,更加理解自己、更有方向的互動,給予更切身的陪伴,有了這樣的嘗試,也能藉由諮商室裡的嶄新體驗,長出自信,拓展外在世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因此,上述面對心理師的種種糾結感受,正是一次次可以練習突破自己的嘗試,嘗試與心理師展開更加如實表達自己的互動經驗,幫助心理師更有脈絡的理解自己,也透過表達,辨別心理師是不是真的能理解自己、可不可靠、可不可信,以及相應而來的收穫,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過去那些隱而未現的困擾,藉著這樣的互動,能讓自己有更多情感的流動,也能幫助心理師有更多機會給予承接,一起看見你在過程中的困境和種種感受,能有更多機會幫助自己從中了解自己、長出自信,能辨別感受他人的真心誠意,也能嘗試在這樣的過程裡,練習保全他人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