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告訴你:試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懂得如何愛自己。
撰文者:許傑銘 諮商心理師
「心理師你失戀過嗎?會像我這麼難過嗎?」
「心理師你做伴侶諮商,那你跟另一半的關係應該很好吧?」
「心理師...你的人生是不是都很順利啊?」
心理師除了以專業的角色工作外,在專業的背後,同時也以「人」的身份與當事人接觸。諮商時,當事人心中不免會有類似的好奇,究竟坐在面前的這個人,他的人生長什麼樣子,要不都是人生勝利組,就是順順利利的,才能來教我怎麼過生活吧?
而在褪去心理師的身份後,我們同樣身為人,正因為如此,其實心理師也與大部分的人一樣,會有狀態不好的時候,也不一定能解決得了自己的生命課題,更絕非完美或萬能。一位兩性關係的專家也可能會離婚,心理師也可能跟一般大眾一樣,在經歷生命中的不幸時,一時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滿心消極、逃避,這些都可能是日常。
心理師帶你承認生命中的不完美,覺察自己的情緒
在心理師的訓練過程,我們試著開啟身體中「感同深受」的接收器,這個經由訓練所長出來的接受器,讓我們在日常生活裡,練習檢視自己的感受,敏感地接收生活週遭的聲音,反思自己的生命經驗。這樣看來,或許心理師真的能較快速地覺察自身情緒,進而處理,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努力地練習接納每個面向的自己,就算經歷了人生中的不幸和挫敗,也會試著承認自己的限制,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
延伸閱讀:如何真正的接納自己,並原諒自己?
心理師也不完美,但他們將過往經驗轉化為諮商的養分
榮格曾經提出「負傷療癒者」(wounded healer) 的概念,他認為一位具有療癒能力的人,在過去的生命當中,或多或少遭遇過創傷。如同希臘神話故事中的凱隆(Chiron),在一場意外中被一支具有魔力的毒箭誤傷了腿,毒箭帶給他的折磨,遠超過死亡,更因為自己的不死之身,凱隆必須在接下來的生命中,帶著中毒、疼痛的傷口繼續生活。
受傷之後,凱隆除了積極尋找減輕痛苦的方法,也將生命投入到治療他人當中,最終成為一名治療者。心理師在助人的過程,將自己過去的生命經驗轉化成諮商關係的養分,心理師未必有魔法,或是一帖能馬上解決問題的神丹妙藥,我們或許更瞭解痛苦的本質以及受傷挫敗後的脆弱,透過這些生命經驗,去更靠近當事人提出的議題,進而同理、協助當事人。
所以不需要再擔心自己脆弱的樣子被心理師看見了,心理師也有不完美的一面,我們也試著去接納每個面向的自己。即便不曾參與你口中的痛苦,我們也願意投入你的故事之中,陪伴你一起走一段路,協助你排除生命路上的小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