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心裡對於家的模樣伴隨著自己長大

2025-01-04

文/謝昀融 諮商心理師

每個人對家的感受與認知都不相同,這不僅與父母的個性、職業、外貌和背景有關,還涉及他們的教養方式、對待方式以及家庭狀況、氣氛和關係等。這些因素深刻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家」與「父母」。有些人覺得家是幸福美滿的避風港,有些人則感到緊張和疏離,還有些人覺得家表面上看似和諧,實則空洞和虛假,內心充滿暗潮洶湧,這些情感往往難以表達或不敢說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某些人事物可能引發複雜的情感,讓我們常常處於無力或低潮的狀態。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不同,這些經歷深刻影響著我們與世界的互動方式。

當我們將問題歸因於原生家庭時,可能會產生許多複雜的情緒,也容易讓人覺得這樣的解釋過於簡單或不夠客觀。然而,將問題與原生家庭及生命經驗聯結在一起,並非旨在急於對每件事做出分類,也不會視為對於生命的終極解釋。我們的目的是藉由這些故事,去了解自己的曾經,探索這些經歷如何塑造及影響自己。透過不斷反思和檢視這些過程,我們能夠重新定義自己,調整和改變過去的觀點。或許,在曾經感到無助的時刻,我們現在已經能夠利用自身的資源和力量來解決和面對問題;或者,在那些充滿無奈和衝突的時候,我們可以學會放下,以更多元彈性的心態去應對。

許多關於原生家庭和生命經驗的回憶,在我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屬於自己的故事。在談論這些經歷時,我們能夠清楚地知道發生了什麼,並理解這些事件如何導致某些結果。然而,這些表面的描述背後,隱含著更深層的意義,這正是探索的核心所在。在回顧過去的經歷、情感與想法時,我們同時也在反思自我認同、生活態度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並試圖理解背後的意義,從而發現更深層的意涵。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假設小時候曾被狗咬過,這樣的經歷會讓我們長大後對狗產生恐懼,進而選擇不養狗,這是對事件的直接反應。但當情境變得更為複雜時,例如我們渴望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卻在關係中屢屢遭遇挫折;或者我們明明具備能力勝任某項工作,卻總是缺乏動力去完成,這些情況往往需要更深入的自我探索與釐清。通過整合這些經歷,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其中的模式,來更了解自己。

自我探索通常會透過閱讀書籍、寫日記、聽 Podcast 或參與工作坊等方式,來協助與自己建立連結,進而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然而,有時對於認識自己感到局限時,心理諮商或許可以成為一種方式,會談提供安全隱密的空間,透過對話重新構建自己的生命故事。對話是一次次對於事件的後設認知,也是一次次經歷的重現體驗,這個過程是一項大工程,可能並不總是順利,甚至有時感到不舒服。因為我們對記憶的回顧可能會有扭曲,或選擇性,此外,隨著時間、文化、政治背景和身份的不同,也會隨之變化。透過持續穩定的會談,我們能夠重新定義並感受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同時在建立安全和親密感的過程中,也學會如何擁有自主性,並實現個體化的發展。

總結來說,每個人對「家」的感受與認知都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塑造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情感反應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方式。回顧原生家庭和生命經歷,讓我們有機會探索這些經歷如何深刻影響我們的自我認同與生活態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理解過去的事件,更能夠發現背後的動機與價值觀,進而重新定義自我,調整過去的觀點。



圖片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不知道如何與父母相處?談理解到和解的相處之道!》

《原生家庭的傷害,會對一個人帶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