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藝療之海-藝術治療學習經驗分享

2020-03-26

進入藝術治療領域之前,我身處於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領域。大學與碩士時代學習的生化科技,既不是藝術也非心理相關。以自己的學習背景面對時常有人詢問什麼樣的科系可以學習藝術治療時,以我的例子而言,非相關科系進入這個領域沒有甚麼問題,進入這個領域最重要的是,喜不喜歡藝術?曾不曾經驗藝術當中的自我療癒經驗?對人的情緒行為是不是好奇?這些反而是適不適合進入藝術治療領域的重要因素。

藝術治療和所有的學科一樣,都是需要熱情且長期投入才能專精,很難一蹴可及,有沒有相關背景並不重要。進入這個領域的學習者,必須具備一顆開放投入的心,有熱誠且願意在藝術裡耕耘,才可能長久。經常性地創作,與藝術建立深厚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進入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就讀後,我發現就讀藝術治療比單純的科學研究與學習來的困難。以往的科學學習只需要動「腦」就好,藝術治療的學習還需要加入「心」與「手」。許多課程所探究的時常連結到內在自我探索,創作過程更是勾動許多內在還沒處理的傷口與情結。當壓抑的陰影被喚醒,需要花許多的時間與精力來面對自己的心,這個過程可能連結起過去的回憶、喚起各種想法、覺察各種情緒、甚至是面對夢境時的各種象徵性思考等等。這些悄然而至的內在世界,等待著我們用藝術表達、經驗、轉化。

此外,課程中智性學習的內容也十分扎實。藝術治療理論與歷史、兒童、青少年、成人等不同年齡層的臨床藝術治療理論與實務、藝術治療倫理、視覺藝術媒材理論、團體藝術治療等核心必修科目,以及工作室藝術治療、家族藝術治療、藝術治療專題等進階選修科目,上述這些科目都需要大量閱讀、課堂討論、撰寫報告才能逐漸將其吸納,為己所用。當然,這些科目當中的學習素材,也會一再不斷的衝撞自己的心,因此在腦、心、手的共同運作下,個人學習藝術治療的煉金旅程就此展開。

圖一、筆者研究所期間作品
圖一、筆者研究所期間作品<誕生>

「實習」是藝術治療專業學習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實習過程印象很深的是開始進行「治療」時,往往想要「盡力治療」對方,戒慎忐忑,不斷思考許多方案又擔憂有什麼沒有關照到的細節。結果發現,這些「盡力」不一定管用,有時候反而是成員透過藝術,帶領著我去探索他們需要療癒的內容,才真正是「個案利益」的最佳方法。這考驗著成為治療師的信念,個人的治療取向,也關乎與個案之間的倫理關係,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裡摸索,同時透過專業督導反思,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治療模式與信念。

因此,我發現在陪伴與治療個案的同時,同時個案也在教導與滋養著治療師。每個個案獨特的生命經驗與藝術表達,都讓我的心靈深受感動。這是不斷地調整與覺察的歷程,也是學習「治療」這門藝術最神秘與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是需要透過人與人真實接觸才能學習的。

圖二、筆者作品
圖二、筆者作品 <航向大海>

畢業之後,真正的旅程才正式開始。藝術治療和其他心理治療的取向一樣,是需要不斷自我覺察與學習的一門專業,不同取向心理諮商的學習也能夠幫助彼此截長補短,讓我們有更多元地方式回應不同的的個案,去探索克服所面臨到的困難。我認為所有的學習就像是打造一艘可以和個案一起探索心靈的船,一方面我們需要學習認識潛意識之海,也得學習乘載涵容他人,在心靈的迷霧找尋方向,穿越情感的風暴,深入遠方,找到療癒的寶藏。

迄今,我還在這趟旅程中,且樂在其中,很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上船,來趟豐富且深入人心的探索旅程。


作者簡介

     作者目前為台灣藝術治療學會專業認證會員,高考諮商心理師,台灣榮格發展小組成員,接受榮格分析與專業訓練多年。喜歡榮格心理學與藝術治療,對意象抱持開放尊重的態度,認為懷著好奇心,與個案一起進入心靈的世界,探索夢、創造並認識意象,是最鼓舞人心的事情。


延伸閱讀:

淺談榮格分析式的藝術治療理論與技術(上)

淺談榮格分析式的藝術治療理論與技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