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無限輪迴-認識強迫症(OCD)

2023-10-14

文/謝孟霖 諮商心理師

小魚也不想要繼續一直洗手。

大概是從高中開始,小魚手碰到「髒東西」就會一定要洗手。那時她正在準備考學測,每天要念的書多到數不清。假日的烘培原本是小魚用來舒壓的活動,但也差不多那個時候,只要小魚的手沾到麵粉,她就會感到很緊張。「一般的人是聽到指甲刮黑板的聲音才會覺得很不舒服。我每次碰到粉塵觸感的東西身體裡面就會有那種感覺。只有洗手才能夠讓我感覺好一點。」粉塵觸感引發焦慮的這個連結好像不減反增,到後來除了烤麵包時碰到麵粉、擦窗戶吸地板時碰到灰塵之外,小魚害怕的東西好像越來越多,包含油油滑滑的東西、黏黏的東西等,只要手上有這些感覺,小魚就會衝去找洗手台開始清洗。當被問到一天會洗幾次手的時候,小魚只能回答:「真的多到數不清,但我家裡的肥皂差不多一週會用完一整塊」,甚至到了手因為過度清潔因此過於乾燥,導致破皮、流血的程度。

立剛也很痛苦。

他記得很清楚,小學五年級時班上有同學家裡發生火災,雖然他跟那位同學不熟,但從那次之後,每次放學回家就會跟媽媽說「想幫忙煮菜」,但其實是需要親眼看到瓦斯爐已經關好的那一刻。現在立剛已經30多歲,搬出來自己住,但不論有沒有開伙,他出門前都要檢查瓦斯已經關好,不下5-6遍。而且也不只是瓦斯爐,電燈開關、電扇或者除濕機的插頭,也都要檢查3-4輪。他的朋友都會抱怨為什麼每次約碰面都會遲到,但立剛就是沒辦法放下心,如果沒有檢查就直接出門,他會有種毛骨悚然、覺得渾身不對勁的感受。也因為這樣的情況,立剛有時候會乾脆拒絕親友的邀約,因為他認為光是出門就是一件極大的困擾與麻煩。

小魚和立剛是兩種常見的強迫症展現的形式:分別為清潔型和檢查型。強迫症的主要症狀包含兩大特徵:強迫意念(Obsessions),以及強迫行為(Compulsions)。強迫意念指的是腦中容易浮現重複性高且通常為非自願的想法、畫面、衝動等。而強迫行為通常是因著腦中浮現的強迫意念所引發的焦慮、不適感,而產生的試圖降低這種「不舒服」的感受所產生的行為。外顯的強迫行為包含清潔(washing)、檢查(checking)、整理排序(ordering),比較不明顯的強迫行為則包含禱告/祈求(praying)、數數(counting)、或者心中默念(repeating words silently)。強破行為的目的通常是短時間內減輕一些焦慮,久而久之可能會和一些別人看起來不相關的意念連結起來(例如「要在整點才可以洗澡,不然會洗不乾淨」)。也有人將強破行為稱之為「儀式化行為」(ritualistic behaviors)。

患有強迫症的朋友們會因為這些症狀感到相當困擾,不論是因為強迫意念所引發的焦慮過度強烈,或者是強迫行為耗費自己相當大的時間與精力。對很多患者朋友們來說,他們其實不是「故意」要一直洗手、不斷地檢查門有沒有鎖、瓦斯有沒有關,雖然他們理智上可以理解,自己可能過度的擔心、執著於某些生活上的細節,但是因為心中的強破意念不斷的出現,而陷入焦慮、儀式化行為減輕焦慮的迴圈,難以靠自己的力量解脫。

而當這些強迫行為演變成固著的行為模式時,也會開始影響生活周遭的人際關係,像是請人幫忙確認、檢查東西乾不乾淨、有沒有確實關好、有沒有整理等。或者,有時候也會不小心讓親友不知道怎麼安撫強迫症患者的強烈焦慮感而自己深陷無助、難過的心情。強迫症患者其實往往都有所覺知自己帶給別人的壓力,會試圖壓抑自己的不適或者視而不見,但這麼做往往也只會拖延求助與就醫,讓強迫症的症狀有機會變得根深蒂固。

其實,強迫症就跟很多身心科的診斷一樣,可以從藥物、心理治療等層面獲得緩解。在經過身心科的醫師評估,確定為強迫症的問題後,病友們可以和醫師討論怎麼樣的治療模式最適合自己。心理治療或者諮商是一個了解自己問題的場合,並且在行程問題成因的藍圖後,依據實際的情況做個別化的調整與練習。這當中可能包含培養與諮商師的信任、重新整理自己過往的經驗、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甚至是一步一步,慢慢地嘗試、挑戰面對讓自己害怕的事情。但別過於擔心,有很多實徵研究顯示,心理治療,像是認知行為治療,對於強迫症的改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不論你的強迫症狀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心理師都會採取溫柔、好奇與接納的態度,陪伴你一同面對自己的問題。

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時候常常會覺得力不從心,或者也不曉得該從哪裡開始。但光是有想要變好就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了。你可以試著對自己說:「真是辛苦了。也謝謝你,在面臨挫折與不適感時,這次你選擇面對。」不論你是否已經決定要改善自己的強迫症,今天你已經對自己的問題有進一步的了解。

Good work :)

參考資料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Ob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 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text rev.).

Foa, E. B. (2010).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12(2), 199–207.

Foa, E. B., Simpson, H. B., Liebowitz., M. R., Powers, M. B., Rosenfield, D., Cahill, S. P., Campeas, R., Franklin, M., Hahn, C.-G., Hembree, E. A., Huppert, J. D., Schmidt, A. B., Vermes, D. & Williams, M. T. (2013). Six-month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ugmenting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treatment with exposure and ritual prevention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74(5), 464–469.

Gershuny, B. S., Baer, L., Jenike, M. A., Minichiello, W. E. & Wilhelm, S. (2002). Comorbi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mpact on treatment outcom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9, 852–854.

Shavitt, R. G., Valerio, C., Fossaluza, V., da Silva, E. M., Cordeiro, Q., Diniz, J. B., Belotto-Silva, C., Cordioli, A. V., Mari, J. & Miguel, E. C. (2010). The impact of trauma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on the treatment response of patients with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260, 91–99.

Simpson, H. B., Foa, E. B., Liebowitz., M. R., Huppert, J. D., Cahill, S., Maher, M. J., McLean, C. P., Bender Jr., J.,Marcus, S. M., Williams, M. T., Weaver, J., Vermes, D., Van Meter, P. E., Rodriguez, C. I., Powers, M., Pinto, A., Imms, P., Hahn., C.-G. & Campeas, R. (2013).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vs Pisperidone for augmenting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AMA Psychiatry, 70(11), 1190–1199.

Photo by Mitchell Luo: https://www.pexels.com/photo/white-concrete-building-376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