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從接納自己的情緒開始

2020-03-19

作者:王爾伶心理師

親職講座中,經常有家長問到要如何避免自己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發脾氣?事實上,在帶養過程中感覺挫折、生氣、甚至懷疑自己是非常正常的。如果我們將對於「好爸媽」的自我期待調整為在帶養過程我難免會有忙亂或是想發飆的時候,而不我必須是時時刻刻都很鎮定優雅的爸媽,或許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或是給自己那麼大挫折的感覺。

有時,孩子的有些行為的確會讓我們覺得很挫敗,認定自己是失敗的父母。然而,我們無須苛責自己,同時我們也可允許自己擁有這些負面感受。我們即使為人父母,我們也有自己的個性,有人生要面臨的生活壓力與挑戰, 爸媽有情緒或許是因為工作太累,或許是有煩心的人事物,或許是身體不舒服。情緒,就是情緒,沒有好壞,我們不用害怕自己的情緒。感覺本身沒有錯,重點是我們如何不因這些感覺而把脾氣發在孩子或是伴侶身上。

情緒是指引,告訴我們過得如何。當自己感覺有一陣子處在焦慮、受挫、失望或憤怒等這些狀態裡,即可開始思考有什麼資源或是支持系統可以讓自己喘口氣,幫助自己在生活裡可以流進一些正向的感受,找到多一點的平衡。情緒提供我們訊息,讓我注意到生活中需要改變的事。面對情緒,我們需要的是以「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孩子」的方式來抒發,當我們透過自我覺察並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和伴侶、家人或朋友互相支持,我們就較不容易把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而是將情緒轉化為繼續尋找適合教養方式的原動力。

允許負面感受並願意面對自己情緒的爸媽,心裡即可騰出較多的空間去接納與因應孩子的情緒。在大多的親子關係裡,多半是父母教導孩子怎麼做。或許,我們可以試試將親子角色倒過來想一想孩子會希望父母親怎麼照顧他們。在養育或教養小孩方面有困難的父母,往往是那些錯過孩子透過情緒所要傳遞之訊息的父母。要如何接收孩子的情緒訊息,聽見他們內心的聲音呢?重點在於父母能不能留一個心理空間給孩子,用這個空間來思考孩子的需求,聆聽孩子的內心聲音。有一個可信賴的照顧者,能夠思考孩子的感覺,努力去了解與理解這些感覺,這樣的經驗能幫孩子逐漸建立自我,也能建立孩子思考、專注與好奇的能力。

育兒就是個摸索的過程,在過程中我們嘗試理解自己的孩子,我們也嘗試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爸媽。每對親子是獨特的,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跟他們的互動和關係也會變化,帶來不同的親子挑戰。在這個摸索的過程,別忘了同時也照顧自己的情緒。唯有先自我關照,才能讓家庭關係更平穩。

圖片來源:pe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