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比較,練習自我疼惜(一)

2023-07-28

撰文者/ 謝孟霖 諮商心理師

你有覺察過自己內在的聲音嗎?當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心中通常會浮現什麼畫面、怎麼樣的念頭呢?或許是我的工作使然,不過我有留意到,不少人內心的獨白往往充斥著指責和批評。「重考那麼多次了還是沒辦法過,我怎麼那麼無能」、「30歲了還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同期的員工最近獲得升遷,我卻遲滯不前」、「為什麼路上情侶那麼多」、「為什麼電視上的明星可以這麼瘦」、「為什麼我會得焦慮症/憂鬱症/…,而別人都可以很正常」…

有發覺嗎?不論你是否曾經自己有過這些念頭,光是閱讀上面的文字,心情頓時感到難過、沮喪,甚至還會肌肉變得緊繃、心跳加速、呼吸變得急促。

很多時候,負面的情緒,像是難過、沮喪、緊張、恐懼等,是因為腦中浮現負面的自我評價。而負面的自我評價,時常來自於與他人的比較。

這其實也不能怪自己。從小到大,我們時常面臨被與他人比較的情況,例如逢年過節親戚之間的較勁、每次段考貼在黑板上的榜單、社群網站上哪個人去哪裡玩,PO文得到多少個讚…生活當中充斥著與他人比較的場合,而比較之後佔上風的人,往往會(看起來)得到比較多的關愛。久而久之,我們就把這些習慣和訊息內化成自己的聲音,甚至成為內心最大聲的旁白。「只要我更…就可以更幸福」這樣的念頭,其實背後也意味著,「現在的我還沒有…所以不值得幸福」。

與他人的比較其實是一種維持自尊的內在模式,但這樣的策略讓人們容易養成有條件地關照自己的習慣,好像只有在自己是完美的時候才值得受到呵護。這樣的內在動力就成了自我批評的強大養分。

有時候,適度的、有建設性的負面回饋,確實能夠轉化成自己進步的動力,讓自己表現更好。問題在於,負面的念頭往往比正向的念頭來的膠著。正念練習當中有個比方:難過的經驗就像魔鬼氈,一點點就纏身;而開心的經驗往往像不沾鍋,再多也都不留痕跡。也就是說,人們心中的獨白往往是偏頗的,過度負向的。如果是這樣,那麼我們可以怎麼練習放下與他人的比較呢?

***

心理學家Kristin Neff在2003年提出「自我疼惜」的概念,而在往後的20年,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一個人在遇到挫折時自我疼惜的程度,與他的情緒和壓力相關症狀有所關聯。一個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如果能夠少一些對自己的批評、與他人的比較,並且多一些對自己的關懷與體諒,情緒方面的困擾,諸如憂鬱和焦慮,自然會減少許多。

自我疼惜的觀念來自於佛教和內觀當中對自己慈悲的概念。受苦的人若對於自身的遭遇過度的執著,不論是不經意的反芻或者竭盡所能地壓抑,往往只會讓痛苦延續。正念邀請人們反其道而行,不去逃避自己內在的經驗,而是轉以好奇、不評斷且溫柔(慈悲)的態度去覺察自己當下的感受與想法,並且疼惜正在受苦的自己。當人們這麼做的時候,痛苦的經驗就變得比較能夠承受,因為痛苦跟所有的經驗一樣,都會有結束的時刻(無常)。

慈悲心(compassion)也具有演化上的意義,在群居生物當中,能夠感受到對於他人苦難的同理,有助於形成互助的人際模式,保全族群的多樣性,讓整個群體生存的更加健全。

參考資料

Joeng, J. R., Turner, S. L., Kim, E. Y., Choi, S. A., Lee, Y. J. & Kim, J. K. (2017). Insecure attachment and emotional distress: Fear of self-compassion and self-compassion as mediat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2, 6-11. DOI: 10.1016/j.paid.2017.02.048

Lander, A. (2019). Developing self-compassion as a resource for coping with hardship: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1-14. DOI: 10.1007/s10560-019-00611-0

Montero-Marin, J., Collado-Navarro, C., Navarro-Gil, M., Lopez-Montoyo, A., Demarzo, M., Herrera-Mercadal, P., Barcelo-Soler, A. & Garcia-Campayo, J. (2019). Attachment-Based Compassion Therapy and adapted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ve, anxious and adjustment disorders in mental health setting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protocol. BMJ Open, 9(10): e029909. DOI: 10.1136/bmjopen-2019-029909

Navarro-Gil, M., Lopez-del-Hoyo, Y., Modrego-Alarcon, M., Montero-Marin, J., van Gordon, W., Shonin, E. & Garcia-Campayo, J. (2020). Effects of Attachment-Based Compassion Therapy (ABCT) on self-compassion and attachment style in healthy people. Mindfulness, 11(1), 51-62. DOI: 10.1007/s12671-018-0896-1

Neff, K. (2003). Self-compassion: An alternative conceptualization of a healthy attitude toward oneself. Self and Identity, 2, 85-101. DOI: 10.1080/15298860390129863

Raque-Bogdan, T. L., Ericson, S. K., Jackson, J., Martin, H. M. & Bryan N. A. (2011). Attachment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Self-compassion and mattering as mediato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8(2), 272-278. DOI: 10.1037/a0023041

圖片攝影師:Mikhail Nilov: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674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