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味的變調:心理師帶你擺脫人情壓力,找回自在
「同學會結束後,I人如我早已耗盡了社交能量,只想馬上回家獨處充電。但許久不見的同學卻希望我順路載他回家,沿路再聊聊近況……」
「出國旅遊時,朋友希望我幫她代購便宜的 Dyson 吹風機,可是我的行程裡原本並沒有安排去電器行……」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情境?面對別人的請求時,明明心裡感到為難,卻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只能硬著頭皮接受,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這不過是一件小事,為什麼我不能答應?」
人情壓力的現象
在人情味濃厚的華人社會,「人情」這個看不見的文化精神,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中。從小我們就被教導「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即使是一年只見一次的親戚朋友,我們也免不了在節日送上厚禮。人情成了一種無形的規則,讓我們對人際關係中微妙的平衡格外敏感。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因為人情而陷入兩難。面對家人、朋友或同事的請求,明明困擾,卻不好意思說「不」。擔心拒絕後對方感到失望,甚至害怕關係因此出現裂痕。有時,即使成功推拒了,心裡還是有些不踏實,會忍不住自我懷疑:「這麼小的事也不幫,我會不會有點不近人情?」
為什麼我們會被人情壓力困擾?
在華人文化裡,「以和為貴」的理念深植於我們的成長環境。我們習慣將人際和諧放在個人需求之前,讓每一次的請求都不只是請求,而是關係的考驗。為了保全關係,我們往往選擇委屈自己,努力回應對方的期待。
可是,當換成我們有需求時,卻會猶豫再三,擔心自己會不會顯得太突兀、不禮貌,甚至連自己是否有資格表達需求都必須反覆權衡。這種雙向的壓力,讓人情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如何在人情壓力中為自己「鬆綁」?
在受到人情壓力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忽視自己的感受,忘記在照顧關係的同時,我們同樣需要照顧自己。如果你也希望不再被人情壓力綁架,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 把「決定」和「關係」分開
提醒自己,答應對方的請求不代表維繫了關係,拒絕請求也不等於拒絕這個人。關係的穩固需要更多的溝通和理解,而非單純的「答應」或「拒絕」。
· 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答應請求之前,試著問自己:如果我答應了,會有什麼感受?是否會因此感到不舒服?還是又習慣性地說服自己「忍耐一下沒關係」?
· 設限的回應
拒絕並非全有全無,可以提出在自己舒適範圍內的替代方案。例如:「今晚我需要早點休息,可能不方便送你到家,但我可以載你到某某路口的公車站,你覺得呢?」如此回應既表達了善意,也保留了自己的空間。
· 練習拒絕,是為了更好的關係
一味的忍讓和犧牲,或許能暫時維持表面的和諧,但當壓力累積到極限時,往往容易以破壞關係的方式爆發。練習拒絕,不是為了不留情面地回絕他人,而是為了讓自己保有餘裕,讓關係走得更久、更自在。
圖片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