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冒牌者」?心理師淺談冒牌者症候群以及克服的方法(1/3)

2023-11-22

文/ 謝孟霖 諮商心理師

她說:「我的家人、朋友都會鼓勵我,告訴我『如果我真的沒有能力公司就不會錄取我』。但我腦中揮之不去的一個畫面是他們都在等我犯錯的那一刻,在那之後他們就會看清原來我也只不過如此而已的能耐。我不曉得到時候要怎麼面對鏡中的倒影。」

***

冒牌者與完美主義

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指的是一種深信自己的成就遠高於自己真實的能耐,而擔心自己總有一天會被別人揭穿的心理現象。雖然會自覺是冒牌者的人不見得符合精神科的診斷,但這個現象確實和某些情緒困擾,諸如焦慮和憂鬱,是有些關聯的。有研究指出,青年、女性、或者擁有某項受到社會邊緣化的身份認同(marginalized identities)的人特別容易受到冒牌者效應的影響。

會認為自己是冒牌者的人很常也會有完美主義。從心理治療的實務經驗來看,「不能有瑕疵」的理由很多時候是用來適應深層的不安全感。當我詢問有完美主義的個案,「如果最後成果並不完美,那會代表什麼?」他們很常回答:「那就代表我不夠好。」而當我追問:「那如果你真的不夠好的話,那意味著什麼呢?」,他們很常回答:「那我在乎的人應該會離我而去吧。因為只有當我總是能夠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時候,別人才會願意接納我、才不會覺得我是沈重的包袱。」

這樣的人習慣透過自責來保全既有的關係。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藉由(錯誤的)內部歸因,也就是透過把所有的責任往身上攬,來減少不確定性、增加自己對於問題的掌控感。有完美主義的人可能會想:「如果今天都是我的問題,那我至少還可以透過改變自己來解決問題。就算我不能改變環境,我還是可以改變自己」。第二、在自責的人眼中,一段讓自己感受很差的關係還勝於完全沒有關係。他們可能會想:「與其面對沒有關係的孤單與未知的恐懼,不如待在一段讓我難過,但至少熟悉的關係當中」,是一種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思維。

自責其實是一種重要的情緒,它可以幫助我們從自己的錯誤當中記取教訓、有所學習。但是如果我們不管實際的情況到底如何,只要一出差錯,就習慣性的把責任怪到自己的頭上來,就有可能讓自己陷入長期憂鬱的情緒當中,無法在關係裡有效的溝通。不過其實在關係當中,能夠表達自己的需求、劃設必要的界線是重要的能力,也是有助於關係趨於穩定的條件。透過一貫的自責所達成的「恐怖平衡」,長期來看並不是最理想、健康的關係模式,甚至可能會負面影響自我的發展與成長。

參考資料

Abdelaal, G. (2020). Coping with imposter syndrome in academia and research.The Biochemist, 42 (3), 62–64.

Chapman, Amanda (2015) Using the assessment process to overcome Imposter Syndrome in mature students.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41 (2), 112-119.

Chrousos, G. P. & Mentis, A.-F. A. (2020). Imposter syndrome threatens diversity. Science, 367(6479), 749-750

Kolligian, J. Jr. & Sternberg, R. J. (1991). Perceived fraudulence in young adults: Is there an "Impostor Syndro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6(2), 308-326.

Photo by Ivan Oboleninov : https://www.pexels.com/photo/woman-in-black-shirt-facing-mirror-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