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追尋
,找回遺失的自己

2024-05-07

文 / 陳囿蓉 諮商心理師


      自我追尋的動力,經常是從困境或危機開始的,遭逢生命的苦痛與陷落,催促著個體去面對,而推動著自我整全的發展。本文透過《城堡的秘密》,敘說有關「禁錮─逃脫─找回遺失的自己/獲得自由」的故事。人們有很多種原因和自己失去連結、以致於看起來像是行屍走肉,遺失了自己的靈魂,例如:不對等的關係、失落創傷、服膺他人價值期待、長期擔任照顧者……等等。個體化歷程裡,聆聽內在的聲音,為困頓的心靈帶來一綻曙光,重新和自己連結,找回遺失的靈魂、並且成為自己。

      《城堡的秘密》隱喻一個人,長期過度承擔工作與角色責任,疲憊不堪的他投身依戀的堡壘,卻發現被禁錮於原本以為安全的堡壘。這是一個有關感知到自己日覆一日有如被囚禁的狀態,設法逃脫,並獲得生命的自由與情感流動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未能辦識依戀的堡壘是迫害他生命的能動,使得自己陷落在禁錮的封閉體系當中。他如何發展自我意識的獨立性、人我親密關係的情感流動,讓自己的陰性本質及深層的本能,能與真我重新連結起來。

城堡的秘密

      從前有一個人叫熊本,身心疲累地走入森林,想要投靠森林裡的朋友。這個朋友是城堡的主人。熊本來到城堡,朋友親切的引領他到客房。熊本進房後,城堡主人卻硬生生把門關起來。熊本怎麼敲門,朋友都沒應聲,也開不了門。

      熊本一轉身,看到一些人很慵懶的姿態吃東西、睡覺,或是發呆。他們像是被催眠一樣,雖然做不同的事情,像是有體無魂的人。時間一天天過去了,熊本心想:「我還想做很多事情,不能在這裡就終了,再待下去,就會變成和這些人一樣了。」熊本嘗試和當中的一些人談話、聊天。發現這裡的每個人,其實各自都有自己的夢想和想做的事情。

      在敘說與聆聽的過程中,彼此觸動著本來初衷。他們決定要逃離這個囚禁的地方,開始挖地道……。一天又一天,接著春秋冬也過去了,不停的、持續的挖掘 。一天,他們合力撬開一個大石頭,一束陽光照落臉上、迎面而來的清新的空氣、再次的看到樹、綠地、天空……。重返青青草地,喜極而泣、歡呼而擁 ……。

被禁錮的原因

      故事開始於疲憊的熊本走進森林裡的城堡,投靠城堡主人。疲憊的身心表示主體沒有覺察人我之間、人與環境等失去適切的界線,過度的承擔、處於身心能量耗竭的狀態。森林相對於開發的都市,意喻著心靈無意識的面向。意識和無意識就像是水面上、水面下,無意識就像是在水面下,主人沒有看見、也沒有被知覺,卻影響著情緒、感受、行為的趨力。這個故事的核心議題是主角沒有清楚辨識客體的真實面向,陷落一個無意識的禁錮狀態。城堡可視為父權體系、主流價值觀的代表,同時是個封閉的體制。故事中的城堡主人可以視為心靈裡負向的阿尼姆斯,個體沒有辨識出負向的客體。負向的客體經驗像是未經清楚思辨的價值觀,以為可以獲得滋養、安全、遵從的信念(如:女性溫良恭儉讓的形象) ,卻長時間的投入、追求,禁錮了主體性、對生命想望的發展。未能清楚辨識而困住自己,成為無法朝向主體性發展的主因。


個體化的啟蒙

      城堡提供密室裡的人可以吃、睡,表示環境體制可提供物質溫飽,但是這裡的人並沒有生命的能動與精神性。眼神是空洞的、有體無魂的吃東西、睡覺或是發呆,象徵個體未能覺察到生命靈魂處於陷落的狀態。熊本感知到自己與密室裡的人是不同的,有著強烈的孤獨感、甚至是焦慮、憂愁,同時也意識到如果沒有任何的改變行動,自己就會像他們一樣像是失去靈魂似的。

      「禁錮─逃脫─找回遺失的靈魂/獲得自由」的象徵意涵,有助個體化歷程的開展、中年危機等議題的探索與轉化。一位職場新鮮人,和老闆拜訪合作企業,發現與會人士從基層到中階主管都穿著深藍色制服,目標導向的對話風格,過度的理性顯得僵化,缺少生命的溫度。會後問自己:「我要變成這樣的人嗎?」他透過自我探索的釐清,離開原先的體制,重新探尋適合的場域。一位職場女性,受過去形塑溫良恭儉文化影響,過度承載客體的角色期待,使得她在職場、母職、親密關系與人際都處於高度耗竭與緊張的狀態,逐漸有補償性的暴怒、憂傷的莫名情緒出現。如果可以聆聽與關照這些莫名的情緒,就有機會感知到自己禁錮在不合理的角色期待裡。


找回遺失的自己

      心理學將一個人內在陽剛質地描述為:思考的、辨識的、決斷的、行動的,將一個人內在陰柔質地描述為:情感的、接納的、醞釀的、與人建立情感連結的能力。熊本嘗試和城堡裡的人連結,並且想著如何逃離禁錮的城堡。個體化歷程,適切地整合發展內在的陽剛與陰柔質地是重要的,例如:建立與人情感的連結、蘊孕、等候,同時也採取新的行為、創造可能性。城堡裡的人們,在敘說與聆聽的過程中,觸動著本來初衷、沉睡的心靈逐漸清醒。感知到內在對生命的想望,終於能擁抱起逝去的自己、端詳其身。此時人們的心靈不再是落陷的狀態,來到「過度空間」,但是離新的、未來的自己仍有段距離,在這之間,發展個體的超越功能,邁向生命的整合。此刻他們的心靈不再沉睡、閉鎖,能與人建立關係,構念如何逃脫。


獲得自由

      故事中的人們決定挖地道,逃脫禁錮的城堡,挖地道象徵潛意識的心理探索。意識和潛意識就像是水面下,主人沒有看見,也沒有感知,卻影響情緒、感受和行為。榮格取向的心理諮商,依當事人的特質,透過夢境、積極想像的繪畫創作,探索內在潛抑的情感,莫名的情緒與行為得以被辨識與梳理。Murray Stein指出個體化歷程有兩個重大的運動是分離與結合:(1)第一個運動裡,在心理上分離對母親、父親與原生家庭的認同,再分離對同儕群體的認同,進而發展出個體有關自性、自我意識以及適切的人格角色的感受。(2)生命的後半,原本遺留在無意識的人物意象被涵括到意識的身分認同裡,而內在對立的兩極加以結合,創造出新的自性感,以及新的自我認同。



「心靈發展的目標是自己(self),並沒有線性的演進,有的只是一種對自己的繞行。單一形式的發展頂多也只存在開始時期;之後,每件事都指向核心。」 

-Murray Stein,黃璧惠等譯。《英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