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婚姻的辛苦之處,不只是文化差異

2024-07-10

文/邱意婷 諮商心理師

你對異國婚姻是什麼樣的想像嗎?是不同的文化相處起來比較浪漫,或是混血兒很可愛?你可能以為異國婚姻會有爭執,主要都是因為文化差異,但文化差異未必是最直接的問題。事實上,異國婚姻相較於同文化(或語言)的伴侶,需要面對更多的生活細節和關係議題。

特別是,如果在其中一個人的國家生活時,一方需要承擔較多的照顧或翻譯責任;而另一方則要很多耐心或釋懷自己確實有些事無法親力親為。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異國伴侶會選擇在第三國家,也就是非兩人的母國生活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兩人都是外國人的身份,相處關係會更加公平,沒有一方需要較多照顧,也能更同理彼此的難處,許多生活瑣事雙方都有責任去處理。

在伴侶熟悉生活環境之前,並沒有像同文化的伴侶,很多事都是理所當然。

1.母語伴侶「勢必」要協助生活中各種疑難雜症

因為語言與熟悉度的問題,在初期異國伴侶不太能獨自處理許多事務,而母語伴侶就需要凡事親力親為,比如:看醫生、餐廳點餐、銀行開戶….等生活瑣事,都未必是異國伴侶可自己處理的事,往往需要母語伴侶諸多協助。

或許有人會說:「那就叫他學當地語言就好了啊!」學語言是一回事,但真的遇到生活瑣事的細節處理又是另一回事。如果遇到需要官方或政府單位處理的問題,不會當地的語言,會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處理,或是可能造成的誤解。

舉例來說:如果異國伴侶的健保卡忽然不能使用,除了當下在診所瞭解原因,還需要打電話去健保署詢問處理進度,這或許是即使會說中文的外國人也未必能獨自完成的事。

2.異國伴侶迷失的自我價值與自信心

大部分隨著另一半移居異國的伴侶,在當地未必能有好的工作機會,或是自己理想的工作職缺。主要的原因是外國人這個身份,在異國如果沒有居住到特定的時間(如五年十年這樣長久),很多時候只能做「可以做」的工作,而非「想要做」的工作。

以居住在台灣的外國人來說,許多人會認為「外國人在台灣教英文薪水很好很爽欸!」,這也是一個只有看到表面的評論。薪水或許沒有不好,但並不是每個外國人都喜歡教英文,或是對這個工作保有熱忱。

而讓這些外籍配偶會願意如此,不外乎就是為了自己的伴侶,努力的讓自己可以在伴侶生活的國家「生活」下去。但自我實現這一塊,或許只能暫時放在一邊了!

3.理解彼此的沮喪與壓力但不過度負責

不管在誰的國家生活,伴侶雙方都有許多需要一起努力和協調的事情,很多時候可能會不自覺的對彼此失去耐性,開始會大小聲,也會有爭執或對對方的不耐煩。

異國伴侶在溝通障礙時可以試著「不把錯怪在對方身上」,而是說出自己真的狀態不好或需要支持的地方,讓對方可以理解,即使我不開心也不是你造成的。你可以支持對方,但不代表你一定要為對方的負面情緒負責。許多時候,伴侶之間的問題是無解的,但嘗試理解對方的心情與立場後,反而關係就變好了。

「兩個人擔一個擔子,一個人多擔些,另一個人就可以少擔些。」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也是很適合套用在異國關係相處上。母國伴侶需要試著讓異國伴侶多擔一些生活中的擔子。雖然真的很不容易,但也要放掉一些擔子,才能看到對方是有能力多承擔一些的。

異國婚姻不是只有浪漫,浪漫可能是一開始相處時覺得新鮮,或對方吸引人的粉紅泡泡期。當相處時間變成之後,那些反差和吸引人的優點,也可能變成難以找到平衡點的缺點。異國關係的相處,需要更多時間去理解彼此在文化與價值觀上的差異,試著接受或欣賞這些差異,並找到願意一起走下去的方法。


延伸閱讀:

伴侶越可以用不同方式應對衝突,幸福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