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的5階段

2023-05-10

文/謝孟霖 諮商心理師


改變是什麼呢?

心理學家 James Prochaska 和 Wayne Velicer 提出改變的五個階段,分別為思考前期(pre-contemplation)、思考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和維持期(maintenance)。

思考前期的特徵是不想改變。不論是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需要改變的地方,或者過去曾經嘗試改變但是失敗受挫,在這個階段要實際上要有任何的變化並不容易。

思考期的人則開始意識到自己問題的所在。但是在這個階段的人對於改變與維持現狀的理由可能勢均力敵,往往導致這些人遲滯不前,也就是所謂的「卡住」。大部分有意圖想要改變的人可能會停留在這裡。這時如果有人能夠適度的從旁支持,給予鼓勵,思考期的人就比較能夠放心地進入下個階段。

準備期的人會開始釐清自己的目標,並且訂出改變的計畫。有時候訂出的目標可能不夠明確,或者過於理想,則容易在執行改變計畫的過程中遇到瓶頸。但是若能訂出一個具體且實際的計畫,改變能夠發生的機會就會大幅的提升。

行動期的人開始依據自己的計畫採取作為。他們為了自己的目標付出努力,付諸實際的行動。不論是練習、溝通、嘗試等,這個階段的改變是最明顯的,也是大家聽到「改變」的時候會有的第一種想像。殊不知,在來到這個階段以前,其實一個人會需要經歷前面三個階段內心的拉扯與掙扎。

最後一個階段是維持期。透過多次的嘗試,新的習慣或者方法已經養成,維持期的目標是想辦法讓這些結果能夠有效地維持。不論是透過思考預防退步的措施,或者對於新的經驗賦予個人的意義,維持期雖然聽起來什麼也不用做,實際上也是一個會需要費些心思的階段。畢竟花了不小的力氣才得到這些進步,多數的人不會想要輕易的被「打回原形」。

***

雖然學理上對於改變的描述是清楚、具體的,好像會讓人產生一種改變是線性的一種錯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改變往往是迂迴的,有時候會前進兩步,倒退一步。有時自己的狀態不錯,能夠大幅向前,有時候卻連要思考向前一小步都會感到害怕、痛苦。

就讓這些恐懼、難受待久一點吧。當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負面情緒,或許意味著生活的某個環節已經失去了平衡。不論是在關係當中好像不斷的想要討好,卻沒有受到對等的照護,或者內化了家人、這個社會對於自己嚴厲的要求與期待,認為自己不應該讓別人失望等;當焦慮、憂鬱和痛苦的情緒還沒有準備好要離開,就讓它們待在原地吧。停留可能有它的意義。即便是這樣的自己,也依然值得被看見、被接納。神奇的是,當你遇到負面的情緒而不去壓抑、忽視它們,而是靠近、聆聽、安撫這些內在的聲音的時候,它們的目的達成,自然就會離開了。

所以改變是什麼呢?

改變可能是一種學習的歷程,藉由釐清自己的過去來找到未來的方向。它是所有嘗試的累積,過程可能跌跌撞撞,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那都是你的。改變可以是有意圖的、有規劃的成長。有時候它也許就只是一種天時地利人合(人和?)罷了。改變是每次給自己下的承諾,跟每一次的懷疑、無助與耍賴。改變可能是練習把心交給別人。也有可能是嘗試看看多依靠自己。它可能是偶爾聽到的一句:「你已經很棒了。」也有可能是在想到別人之前先練習照顧自己。改變的過程可能很短,只有數週到數個月。它也可能很長,來來回回,三年五載。改變總是說來容易,做到難。

沒關係,就一起努力看看吧。

參考文獻

Prochaska, J. O. & Velicer, W. F. (1997).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1), 38-48.

圖片出處

Photo by Gelgas Airlangga: https://www.pexels.com/photo/shallow-focus-of-sprout-401213/

延伸閱讀

《「肯定心理學」:如何接受別人的讚美,練習接納自己》

《拖延症纏身?3個拖延的主因與克服的方法》

《心理諮商指南:諮商遇到瓶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