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冒牌者」?心理師淺談冒牌者症候群以及克服的方法(2/3)

2023-11-29

文/ 謝孟霖 諮商心理師

他說:「我也知道不能繼續這樣下去。但是我電腦打開來,腦袋就一片空白。然後我就會開始做別的事情,也不是什麼要緊的事,就滑手機、看Tik Tok,然後看著11:59變成12:00。出國唸書一直是我的夢想,但有時候我還是會自我懷疑,會不會這一切都是鏡花水月。事到如今,我不知道我要怎麼跟家人做交代。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冒牌者症候群、創傷與負面的核心信念

在上一篇當中我們談到冒牌者與完美主義時常相輔相成。而之所以會容易認為自己本身是不足、不健全這樣的負向自我概念,往往源自於創傷的經驗。

《荒唐分局》中身為警探的女主角,Amy Santiago,向同樣身為警探的先生,Jake Peralta,解釋為何她對於破解性騷擾案件如此執著:「我剛開始當警探時,我的隊長,也是我的導師,他總是鼓勵我,派好的案件給我,給我建議。當我好不容易升遷時,他請我吃飯,並且嘗試親吻我。他說:『妳不覺得,妳能夠有今天的成就,我也有功勞、應該得到犒賞嗎?(Don't you think I deserve something in return for you career?)』我當下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想,只是先離開,回家靜一靜。隔天我就申請調職到99分局…。都過了這麼多年了,但是每當我想到那段對話,我還是會不禁懷疑:他會不會是對的?我是不是不配坐在我今天的位置上?」

創傷事件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於自己、乃至於整個世界的看法。一般人習慣相信自己是好的、世界是公平正義的。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發生於當一件事情的結果違背這些核心的信念,而我們會為了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可能就會透過貶低環境(「世界可能沒有我想的那麼公正」)或者貶低自己(「我可能沒有想像中的善良、有能力...」)來縮短原本的假設與所觀察到的「事實」之間的差距,重新達到認知和諧(cognitive harmony)。但從創傷事件所得來的某些對自己或者對於關係、對於世界的結論,其實很多時候是偏頗的、不盡準確的。

當創傷事件所引發的情緒與行為反應如果沒有好好的整合、療癒,就容易讓貶低自己和貶低世界兩種因應的策略同時且不斷的使用與發生。例如受創的人很常會想:「我會遇到這些遭遇是因為我沒有...」,或者「如果世上真的有神,那麼祂一定很恨我、總是在逞罰我」。如此無助、低自我價值的認知結構,就容易讓個體因為無法有效的預防與因應危險的情境與低品質的關係,反而更容易再度遇到創傷的事件。換句話說,曾經受過關係創傷的人因為不認為自己有能力、有辦法做些什麼來改變自己的關係或者環境,而更容易再度遇到類似的創傷事件,形成惡性循環。

也就是說,某些人容易認為自己是個冒牌者會以為這是因為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但這樣的自我概念背後隱藏著沒有被同理、療癒的創傷。而如果這些心裡面的傷口沒有機會好好的癒合,那麼這樣的個體就會因為對於別人的評價過於敏感而不斷地試圖去證明自己並不是個冒牌者,殊不知最嚴苛的眼光其實來自於自己。

參考資料

Abdelaal, G. (2020). Coping with imposter syndrome in academia and research.The Biochemist, 42 (3), 62–64.

Chapman, Amanda (2015) Using the assessment process to overcome Imposter Syndrome in mature students.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41 (2), 112-119.

Chrousos, G. P. & Mentis, A.-F. A. (2020). Imposter syndrome threatens diversity. Science, 367(6479), 749-750

Kolligian, J. Jr. & Sternberg, R. J. (1991). Perceived fraudulence in young adults: Is there an "Impostor Syndrom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6(2), 308-326.

Photo by Lisa Fotios: https://www.pexels.com/photo/mirror-on-hand-2412353/